教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
2016/7/6 17:56:46

每件事情都有好与坏两个方面,当遇到不好的事情,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往坏处想,那么越想越坏,最后变得不敢接受现实;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往好处想,那么即使糟糕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解决,他会快乐地接受现实。

小衫是个优秀的孩子,但是她太胆小。一天,爸爸带着她在公园里玩耍,突然一个小朋友从灌木丛中蹿出来,把小衫吓哭了。爸爸马上过来安慰她,可大人的安慰并没有让小衫停止哭泣,她哭得像个泪人。这时,爸爸说:“衫衫,你听我说啊,小哥哥和你闹着玩吓着了你固然不对,但其实你应该感谢这位小哥哥。”小衫疑惑地问:“为什么呢?他吓着我了,我为什么要感谢他?”爸爸说:“你的胆子小,他吓你一下是为了帮你锻炼胆量啊,你想想,胆小的孩子被多吓几次,胆子是不是慢慢变大了呢?”小衫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这时爸爸鼓励小衫:”去,跟小哥哥握个手,交个朋友,原谅他的不对。”小衫照做了然后他们开心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。

从那以后,当小衫被吓着的时候再也不会哭泣,她会想:“哦,我又锻炼了一次胆量。”

一件事总会有利有弊,让孩子知道,凡事都有其两面性,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,就可以从不好的事情中看出好的一面,这样会使孩子渐渐乐观起来。虽然有时候坏的结果已经出现,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能把坏事情往好的方面想,那么他乐观的心态就会慢慢被培养起来。

家长要告诉孩子,生活中碰到糟糕的事情是很正常的。只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,把糟糕的事情往好的方面看,那么糟糕的事情也会出现转机。

在一次野外春游活动中,突然下起了大雨,刘蔓的鞋底断了,脚全湿了。但是她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。老师发现了这件事情,就关切地问:“刘蔓,这样下去会着凉的,我给你父母打电话,让他们给你送一双鞋子过来吧。”刘蔓说:“不用了,没什么呀,虽然我的鞋坏了,可是我可以处理好这件事情。你看,我用塑料袋把脚包裹严实,然后再穿进鞋里。这样不就没事了吗?”老师听了刘蔓的话,觉得这孩子真棒,不是盲目的着急,而是动脑筋、想办法,让自己在挫折中得到锻炼。

如今很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,遇到困难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会找父母帮忙。如果你从小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,让孩子把坏事往好处想,那么当你的孩子碰到困难时,就不会灰心丧气地乱发脾气,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。

面对困难,让孩子换一种心态,大声说:“太好了!”如果下雨了,你和孩子正在野外,又没有雨伞,你可以大声说:“太好了!终于可以淋雨了!多凉快呀。”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踩着了脏东西,要让他说:“太好了!我的鞋子脏了就要洗干净,那样我又可以穿新鞋子了。”这样,孩子不但不会因为不如意的事情受到影响,反而能乐观积极地去解决问题。

如果你的孩子从学校回来,对你说:“真倒霉,今天丢了10元钱”你可以告诉孩子:“还好,没有丢20元,你算是幸运的。捡到的人会很高兴,如果他急需用钱,那么你岂不是帮了他。”

如果孩子很用功地备考,考出的成绩却不理想,你可以对孩子说:“还好不是高考,没考好正好提醒了你平时忽视的一些问题。以后,你就可以避免这类问题,高考就可以考个好成绩了。”

让你的孩子凡事都往好处想,可以弱化矛盾和问题,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。当然,换个角度看问题,并不是盲目乐观,而是科学地对待困难和挑战,让孩子从挫折和挑战中寻找新的突破口。只要你的孩子心态好,他总会找到战胜挫折的办法。

来源:本站
0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